院友风采

学术沙龙有感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2018-03-20

昨晚的沙龙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幕。毫无疑问,这是近期所有沙龙中成效较好的场次之一。这种师生相互砥砺、求学若渴的场景似曾相识,让我的思绪久久沉浸其中,恍若回到十几年前在教育研究院的求学时光,才恍然发现原来一切看似有意无意的硕博士生学习训练对我们一生成长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下藉由本次学术沙龙谈论议题之归纳,以聊表自己对教育研究院恩师们的感念之情,也向沙龙引言人肖日葵、陈超两位年轻老师表达自己诚挚的谢意。“三分道,七分友”;“学问无高低,能者为师”等说的就是,师者生也,生者亦师也,期待借此机会也能与参加沙龙的同学们共勉!

议题一:学科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到底台湾研究该以学科为导向还是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十几年前在邬老师的沙龙上,同门们便就“高等教育研究算不算是一门学科”展开了激烈的争辩,高等教育研究是否有严谨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为何美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更多是一种基于问题视角的研究,而中国大陆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门学科?等等。记得当时围绕这一议题争论了好几年,直至毕业都无解,不知这么多年过去,邬老师的沙龙是否还延续着此话题,或是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昨晚上的沙龙从深度访谈法的规范性入手,没想到最终也聚焦到此问题上,看来台湾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有不少共性。来台湾院近十年,已经越来越习惯于将台湾研究当成一个问题领域,或者说原本就是,前几年也曾见过前辈陈孔立老先生的努力,目睹老先生期许将“台湾学”视为一门学科所做出的多种尝试,只是这几年随着台湾研究对策性的增强,人们也越来越淡化了这个议题。

议题二:学术导向与决策咨询的关系。如何写好文章,如何写高水平的文章?接受过完整社会学训练的肖日葵老师和陈超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认为:(1)所谓高水平的文章或要在顶尖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一定都要有相应的理论基础支撑;(2)现在的涉台文章很多是调研报告性质的文章,缺少理论架构;(3)调研报告或决策咨询的文章也可以成为是理论学术的文章,但必须处理好学术导向与决策咨询的关系。这里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即该如何用恰当的学术理论关照台湾问题或两岸关系问题研究。由此我想到陈孔立老先生近些年撰写的多篇文章,他正尝试用冲突论、突变论、建构主义等对当前台湾文化发展、两岸文化交流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或问题进行解释。陈孔立老先生在台湾研究上比我们这些晚辈早了数十年,他的理论驾驭和学术敏感度着实令我们高山仰止。

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好台湾研究或者两关关系问题研究?随着对台工作任务的日趋繁杂,当下中国大陆涉台研究队伍中,“理论研究者”、“实证调查者”有之,“政策宣讲者”、“活动鼓吹者”、“项目策划者”等等更是不乏其数,诸多的功能定位让我们逐渐混淆了各种学术边界和理论边界。这几年自己所作的努力,就是将自己的主观认知清零,全身心投入到对某一议题的深度观察和体验中,扮演好“实证调查者”的角色。当自己真正这么做的时候,才发现现实远比想象的要来得丰富多彩,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各种现实面向也远比其他人文社科领域要来得直接和复杂,这些对学者来说都是难得的学术资源,如何做好“实证调查者”的角色,走近台湾、走进台湾,切身体悟台湾研究的独到魅力?如何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寻找到理论支撑,实现决策咨询与学术研究的有机结合?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议题三:学术沙龙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学术沙龙与课程教学之关系,想必亲身参与者都有切身感受。这里不想就学术沙龙的功用多加解释,重点是对自己学生生涯时所参加沙龙进行追忆。高等教育学术泰斗的潘老先生在家里所开设的学术沙龙应该坚持二、三十十年有余了吧,只要先生在厦门,每周六晚上的沙龙从来没有停止过。沙龙上师生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套用时下流行的话——脑力激荡所产生的成果或沙龙记录,已经可以整理成好几本专著出版了。我们那时候最喜欢去先生家参加沙龙的原因无非有:一周的紧张学习终于可以告一段落,同学们三五成群结伴到先生家,往返路上聊东聊西,顺便吹吹海风、欣赏下环岛路的海景,好不惬意;到了先生家,看到平时望而生畏的先生如同邻家或胜是邻家老爷爷般慈祥、温和,忙东忙西,为同学们准备各种茶点,让远离家乡的同学们感受到久违的家的感觉,好不温暖;在先生家,时不时会碰到多年未见的师兄师姐,或是院方的贵客,或是厦大的知名学者,不管是高官、名家或莘莘学子,各路人马粉墨登场,好不热闹;记得有一次沙龙,我们近距离见到了传说中的易中天老师和他女儿、女婿,在先生面前,易老师也是如此谦卑,视自己为先生的学生般聊家常,谈生活,真是感动;最重要的是,每每沙龙,先生都会将当下境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热点或难点话题进行盘点,结合平时大家的课堂学习展开激烈地探讨,将沙龙视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大家或反思,或批判,或争论……在这样的氛围中同学们收获了知识,得到了成长。

在先生的影响之下,学院的学术大咖们——邬大光老师、刘海峰老师、别敦荣老师、史秋衡老师、武毅英老师、王洪才老师、张亚群老师等等也都纷纷开设了学术沙龙。为了避免和先生的沙龙时间冲突,各位老师都会在周六晚上之外另找时间。

学生时代我参加过最多的沙龙就是每周五导师邬老师举办的沙龙,那时候我是邬老师的“小跟班”,除了平时协助邬老师做一些简单的杂务外,也要负责每次沙龙的通知、端茶送水和卫生清理等(沙龙记录由各位同学自觉轮流负责)。与先生家的沙龙相比,邬老师的沙龙明显严厉多了,每次参加邬老师的沙龙,我们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发言过于浅薄而遭邬老师批评。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学术敏感性和学术判断力在沙龙上更是一览无遗,深深影响着同门的每位同学。师从邬老师六年(硕士生阶段我的导师是邬大光老师和武毅英老师),已记不清楚邬老师举办过多少次的沙龙,最开心的是邬老师每每写就一篇文章,或者完成文章一半,都很乐意拿出来与同学们共享,有时候是严谨的学术论文,有时候是学术杂感,或是访问观感等,这时候我们就会看到邬老师很柔情的一面,与大家一起探讨,寻找新的思路,或是因为我们的一声赞许、玩笑而哈哈大笑。浸淫在如此学术氛围中,切身受到做人做事做学问之精神、态度和方法的熏陶和濡染,即便是如我般资质普通之人,也会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之自豪感。

(写于2017年4月17日,修改于2018年3月13日)

微信公众号

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
色婷庭五情天综合免费黄宜弘楼

邮箱:

gjs@xmu.edu.cn

电话:

+86-0592-2186413

传真:

+86-0592-2189065

版权所有 © 色婷庭五情天综合免费-百度百科 2023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色婷庭五情天综合免费黄宜弘楼邮政编码:361005.